新华社评论:谱写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篇章
新华社北京10月12日电 标题:谱写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新篇章。新华社评论员时代的青春在金秋绽放。全球妇女峰会将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。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。国家和政府领导人、议会领导人、总理副部长和部长官员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来自各大洲的友好人士将出席此次活动。今年是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30周年,也是中国再次举办全球妇女峰会。三十年前,北京见证了世界各地女性追求平等的决定。三十年后,各方再次齐聚,共商全球妇女事业发展大计,为促进全球性别平等和妇女整体发展注入新动力,共同推动全球妇女事业发展。凝聚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“她的力量”。纵观人类历史,妇女争取解放和发展的斗争就像滔滔江水奔腾过大炮。它的气势无法控制,它的野心无法控制。从世界上第一个女权表达的诞生到3月8日国际妇女节的设立;从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的成立,到《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》的通过,再到北京世界妇女大会通过《北京宣言》和《行动纲要》,发展妇女事业的每一步都坚不可摧,奠定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。建设一个妇女不受歧视的世界、一个包容发展的社会,任重而道远,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。相关联合国报告报告显示,全球仍有超过6亿妇女和女童深陷冲突和战争,20亿妇女和女童缺乏社会保障,近10%的妇女和女童生活在赤贫之中。女性的成就事业面临消失的风险。实现全球男女平等远非“已完成的使命”,需要各方加强协作,加快行动,取得持久成功。全球妇女峰会召开恰逢其时,必将成为国际社会促进性别平等、推动妇女事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。实现性别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举措,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求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,保障妇女合法权益,把促进性别平等和全体妇女发展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。对发展妇女事业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,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、全局性、长期性的基本决策和修复,引领我国妇女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实现全面发展。时代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妇女事业的稳步发展:6.9亿妇女对改革发展成果的巨大满足感步入全面社会。也来自于国家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行动和机制的支持和保障。在新时代的伟大画卷中,女性形成美丽风采。中国女性从未享受过如此巨大的机遇比生活、实现梦想像今天一样,中国女性的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过广阔的繁荣空间。他们是攀登天空的宇航员,是活跃在科学面前的科研人员,是扎根社区的“巷总理”,是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的原住民干部,是竞技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,还有“守护和平、我第一的中国蓝盔”。阿斯特罗说神州说,不仅有600吨推力的震撼,还有一路的力量—— 亿万中国妇女以坚韧、智慧和责任,为国家事业顶起半边天,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。当今世界,人类越来越成为你我、你我的命运共同体。世界妇女休戚与共,中国妇女事业发展与世界妇女命运息息相关。全球妇女事业的发展。全球妇女事业如何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?如何让美好愿景成为现实?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,在多个国际场合传递中国方案和中国方案,为各国携手推动世界妇女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 2015年全球妇女峰会上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“推动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”、“积极保障妇女权益”、“努力培育和谐包容的社会文化”、“为妇女发展创造更加国际化的环境”等四项倡议;在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召开25周年的联合国大会高级别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表示,记者通过了“帮助妇女摆脱疫情影响”、“落实性别平等”、“促进妇女居中”、“妇女理性全球合作”……构建了团结合作的广泛构建,凝聚了应对挑战的强大力量,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提供了思想引领、注入了强劲动力。中国是世界妇女事业发展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倡导者,也是稳定的行动者和制造者:与联合国合作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,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0万多名女性人才,向20多个国家落实了超过4000万美元的资金。妇女强健工程,打造全球数字强健妇女交流合作中心……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管理妇女领域以实际行动,改变了《北京宣言》和《行动纲领》的计划,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,为促进妇女事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。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主题“以行动继续平等、发展与和平”,挑动了男人的心。
编辑:郑建龙